北京今日晴天继续控场 昼夜温差大注意防寒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今天(1月10日),北京又将是暖阳在线的一天,预计白天的最高气温在6℃左右,但夜间的最低气温只有-6℃上下,昼夜温差可达12℃,公众早晚外出需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昨天,北京在蓝天与阳光中揭开本周帷幕,白天的最高气温在6℃左右,整体比较舒适,是风和日丽的一天。
今天,北京的天气格局变化不大,依然晴天控场。根据北京市气象台今晨6时预报,今天白天,北京晴,北转南风2~3级,最高气温6℃;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1~2级,最低气温-6℃。
明天,北京的天空将有所转阴,预计白天晴转多云,北转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5℃,山区最高气温3~5℃;夜间多云转阴,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2℃, 山区最低气温-6~-3℃。
气象部门提醒,本周后期将有强冷空气入侵,北京可能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预警,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泰国学者:因时因势优化调整,中国防疫政策助力国内及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日报网1月4日电 泰国清迈大学(Chiang Mai University)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讲师帕贡·加查利(Pagon Gatchalee)表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也采取了诸多经济政策助力国内和全球经济的恢复。
加查利指出,“我认为中国最新的疫情政策是根据准确的信息、经验和目前面临的真实情况而实施的”,“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政策来应对新冠疫情的时机是合适的,因为有许多迹象表明,中国在三年的时间里已经逐步进展到更灵活的防疫政策”。
除了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实施的疫情防控政策外,这位学者还提到了中国为帮扶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所实施的减税降费举措,以及提振国内市场、激发全球需求的双循环战略。
“中国在2020年初应对疫情的举措让我印象深刻。”加查利说,这种可行的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维持和恢复了供应链,还通过提供疫苗和医疗援助帮助了其他国家。“这尤其有助于贫困和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他补充道。
在过去三年里,中国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范围的疫情,避免了大范围的感染。与此同时,中国还承诺为国际抗疫捐赠至少30亿美元,并积极参与新冠疫苗的开发、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中国还持续倡导协调全球抗疫措施,建立全球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以应对未来的大流行。
同时,中国积极实施疫苗接种政策,免费覆盖所有公民,目的就是帮助大多数人获得免疫力。到202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13亿人接种了疫苗。并且,中国已经向非洲、亚太、南美和欧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的疫苗。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最新优化,中国各地的餐馆、商场和电影院重新开张,人流量迅速增长,专家认为这一迹象预示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将在2023年恢复活力。
在加查利看来,中国政府对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调整,“是一种合理、实用且有数据支持的方法”。他表示,基于疫情防控形势和双循环战略,富有韧性的中国经济在2023年“将为外国直接投资提供良好的机会”。
“我确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惠及东盟国家(ASEAN),当然也包括泰国。”他补充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